学院动态

THIS NAME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徐金安教授赋能中职教育新变革

发布日期:2025-07-10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5年7月9日,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会在周口举行。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金安教授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数字思政力—— 赋能中职课堂革命与融合育人新境界》为题,为全省300余名中职骨干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专题报告。本次培训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旨在落实《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精神,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育人模式创新。

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徐金安教授开宗明义指出,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在于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与责任担当。当这种精神注入思政课堂,便催生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自觉。他深刻剖析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传统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新世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场景存在脱节现象,德育实效性亟待提升。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思政教育开辟了全新赛道,构建起“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技术支撑已然形成。

讲座核心聚焦“数字思政力”的内涵建构与实践转化。徐教授创新性提出“三维赋能”模型:通过VR红色展馆、AI情景模拟等智能载体激活感官体验,让党史故事从书本走向沉浸式场域;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画像学生思想动态,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推送;搭建云端协同平台促进校企双元育人,使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将数字基因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正在重塑中职课堂生态——原本单向度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智慧碰撞,封闭的教室边界延伸至企业车间、社会社区,知识传授升华为价值塑造。

针对中职学生认知特点,徐教授展示了多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在某高职院校试点项目中,学生借助虚拟仿真系统“亲历”红旗渠建设历程,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劳动人民的奋斗精神;另一所学校的电商专业则将直播带货实训与诚信经营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创新实践印证了数字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叠加,而是能够点燃学习热情、深化价值认同的教育催化剂。

尤为引发共鸣的是徐教授对“融合育人”的深度阐释。他强调,真正的课程思政绝非简单嫁接,而是要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情感共鸣的“触发点”、能力提升的“生长点”。以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为例,既讲解电池回收的环保理念,又剖析国产技术突破背后的制度优势;护理专业教学中,南丁格尔精神传承与现代医德规范有机统一。这种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

参训教师们被这场思维风暴深深触动。一位来自县级职教中心的青年教师感慨:“原来思政课还能这样上!”多位专业课教师表示,要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中的奋斗故事转化为教学资源。现场建立的跨校教研群组,瞬间成为交流心得、共享资源的活跃平台。许多教师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性转变。

此次培训恰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期。教育部最新文件明确提出推进“智慧思政”建设,徐教授的研究恰恰回应了这一时代命题。他所倡导的“以技载道、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为中职学校破解思政课吸引力不足、课程思政表面化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正如参会校长所言:“这既是方法论的指导,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铸魂育人的新可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迭代,职业教育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徐金安教授的思考与实践表明,唯有秉持教育家的初心,勇立数字潮头,才能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清泉,让职业教育绽放出德技并修的时代芳华。这场思想洗礼必将化作春雨,滋润更多中职课堂孕育出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金安作《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期末工作部署暨暑期工作安排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