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THIS NAME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5-09-19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扎实推进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2025年9月16日于1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此次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戴丹璐主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共同为新学期的思政教学工作出谋划策,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伊始,魏华副院长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政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集体备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全体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随后,备课会进入教学内容研讨环节。各位教师围绕教材章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特点,依次分享了对新学期教学内容的规划和设计思路。在讨论“理想信念”章节时,杜倩老师提出,可以引入当下热门的科技创新案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信念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强大动力,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广泛认同。宋柯柯老师进一步补充道,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身边榜样的理想追求故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度。在探讨“道德修养”部分时,黄舒曼老师建议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热点道德事件,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网络暴力”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思想的碰撞,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创新也是本次备课会的重点讨论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徐田杨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经验,通过播放生动的视频资料、展示丰富的图片信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师们还就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组合,力求打造高效、有趣的思政课堂。

在交流互动环节,新入职教师纷纷提出自己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关于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如何应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等问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应对策略,为新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种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的交流氛围,不仅促进了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也增强了整个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会议最后,教研室主任戴丹璐对本次集体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对教师们积极参与、深入研讨的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鼓励教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推动学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集体研讨、经验分享和交流互动,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理清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方法,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新学期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将以更加新颖的形式、更加丰富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条:“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 ——我院组织观看2025年河南省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 下一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开展集体听课与教学研讨活动

关闭